金融焦点丨约15万亿元新增贷款将投向何处? ——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前10个月的金融数据

据中国人民银行11月13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5万亿元。新增贷款投向了哪些领域?信贷结构有哪些亮点?中国人民银行当天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10月末,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70.61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6.5%。社会贷款余额437.72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8.5%。 “今年以来,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,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。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教授王晓丽认为,今年以来,银行积极运用各类结构性金融政策工具,加强对重要方向的支持。科技创新、促进消费、中小微企业、稳定外贸等。从新增贷款结构看,企业贷款增长出现积极迹象。今年以来,企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企业贷款大幅增长,对企业投资的金融支持相对充足。数据显示,前10个月,我国企业(机构)贷款增加13.79万亿元,成为贷款增加的主力。其中,中长期贷款增加8.32万亿元,占比超过60%。具体请注意,信贷资金将流向何处?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,10月末综合小微贷款余额35.77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6%。s 年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.97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7.9%。这些贷款的增速高于同期多项贷款的增速。 “10月,建行公布支持新型工业化服务计划,推出六项专项措施,力争未来三年制造业贷款突破5万亿元。”中国建设银行企业业务部总经理尚朝辉表示,目前,建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,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超过50%。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,截至2025年末,支持融资“五大要素”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3.9万亿元。九月。得益于这一支持,目前五大条款相关领域贷款增速已明显超过贷款整体增速。 11月6日,观众参观了湖北省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。图片:新华社记者吴志群 数据显示,10月末广义货币(M2)余额同比增长8.2%,狭义货币(M1)余额同比增长6.2%。 M2与M1的“剪刀差”较去年同期明显缩小。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军表示,总体来看,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十分活跃,个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。降低利息成本将有助于企业和居民更好地满足其财务需求。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,新增商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(本币+人民币)d外币)10月份为3.1%,比去年同期下降约40个基点。新增个人抵押贷款(本外币)加权平均利率为3.1%,比去年同期下降约8个基点。 “近年来,人民银行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,为确保融资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,我们将继续节省空间,完善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,推动试点明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。”张军表示,随着个人消费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和运用,个人利息负担将进一步减轻,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、培育消费需求。此外,今年以来债券融资大幅增长,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。社会融资规模继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。前10个月,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,累计规模30.9万亿元,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.82万亿元,同比增加1361亿元,政府债券净融资11.95万亿元,同比增加3.72万亿元。 “这意味着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在新增社会融资中的比重提升至45%左右。” ”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,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创新,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,从过去依赖银行贷款转向综合运用债券、股票等较为满意的市场化融资方式。最大化发挥货币政策、信贷政策的引领作用,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、调节和传导机制,推动社会财政综合成本下降。
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,未经允许,请不要转载爆料网61今日爆料 每日大赛精彩回顾的文章!

下一篇:没有了